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
金水信息社 2023-08-29 450 10

当初被苹果抛弃的豪威,悄悄在发力

白癜风初期症状

#寻找数码点评派#

要论当今,手机哪块地儿内卷最狠。

影像要认第二的话,应该没人敢认第一。

从几年前开始,旗舰机的主摄就便越来越大。

首先是华为,把1/1.73英寸的索尼IMX600,带到了自家的P20Pro上。

OPPO不遑多让,把底更大的IMX689搬了出来。

再后来嘛,就是咱们都很熟悉的,主摄一英寸大乱斗了...

眼看着主摄要卷到极致。

厂商们又在长焦这块,卷出了暗光大底...

不过机友们,可能也注意到了。

这两年来,手机旗舰传感器的主角,基本都是索尼。

只有在旗舰机的副摄上,或者非旗舰机的主摄上,咱们才能看到国产传感器“豪威科技”的身影。

特别是OV64B,经过华为Mate50Pro和P60Pro亲身认证。

解析力强,进光量也不小,用过都说好。

也因如此,在很多机友眼里,豪威只能当个副摄战神。

但机哥想说嚯,豪威一直都有当主摄的实力。

三年前,小米10U那颗OV48C主摄,表现就挺惊艳的。

但很可惜的是...

它当时只得到了一款旗舰机的青睐。

好消息是,今年的情况会有所转变。

从网上的爆料来看,今年会有一些旗舰机,搭载豪威最新的OV50H传感器。

此时的豪威,距离上一次享受旗舰待遇,过去了整整三年。

豪威:我TM回来辣

不过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;练习两年半,也能闪耀出道。

更何况,是憋了三年内功的豪威科技呢。

首先是蓝厂这边。

@数码闲聊站爆料,会有新机搭载豪威今年的旗舰机传感器--OV50H。

再结合7月底的爆料来看,搭载OV50H的机型,大概率是iQOO12系列了。

除此以外,还有更早的爆料,表示小米14的主摄也会有大升级。

从上一代1/1.49英寸的IMX800,升级到豪威OV50H。

不难看出,在接近1英寸的传感器上,厂商们又有了新的选择。

那么问题来喽。

豪威科技这颗传感器,到底是个啥水平咧?

光从硬件参数上看,确实是旗舰水准,也是豪威目前最顶的传感器。

比如它有1/1.28英寸大底,五千万像素,单像素1.2μm。

换句话说,这波算是把能掏的家底,都掏出来了。

但CMOS这玩意儿,总不能只和自己比叭。

机哥大概捋了一下,市面上那几款顶级的传感器。

IMX989和GN2这俩巨头,OV50H确实碰不了瓷。

但它又和索尼IMX707,在参数上十分接近。

在参数接近的情况下,就看谁的技术更新了。

而OV50H,又是今年新出的旗舰传感器,新特性还是蛮多滴。

比如有豪威首创的H/VQPD自动对焦,支持120帧/秒的视频录制,还有60帧/秒的HDR视频输出。

So,非要跨品牌对比的话,OV50H更像是IMX707的加强版。

虽然现在还看不到,实际的成像效果。

但对新苗子的期待,还是要有的。

如果后续OV50H上市后,能被厂商们调校到位。

那机哥相信,肯定会有更多厂商,愿意把豪威当做主要CMOS供应商之一。

到那个时候,副摄战神的称号,自然能被市场摘掉。

当然啦,豪威虽然越来越猛。

但机哥估摸着,还是一部分机友没整明白。

豪威它,到底是不是国产公司?

其实这事儿,真怪不了普通消费者。

毕竟,豪威是1995年,在美国硅谷创立的。

但几位创始人,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。

当时那个年代CCD传感器,依然是市场主流,而且也被索尼和松下等日本巨头垄断了,外行压根就挤不进来。

不信的话,大伙可以去CCD复古聚集地--小红书逛一圈。

你会发现,大多数CCD相机,都印着日本相机厂商的LOGO。

富士、松下、佳能,等等等等...

然而,CCD虽然主流,但缺点也贼明显。

对厂商来说,成本、体积和良品率都是问题。

于消费者而言,体验也称不上好,对焦反应慢、出片率低,感光能力更是弱鸡。

所以豪威科技,成立之初便决定要搞CIS,也就是流行至今的--CMOS图像传感器。

到了1997年,豪威就研发出全球首颗单芯片彩色CIS,属于是方方面面吊打CCD。

由于有着技术先发优势,豪威很快就做出了CIS产品。

并把它带到了IT界非常有名的,Comdex电脑展上。

大佬们看到豪威的产品后,大受震撼。

于是纷纷采购使用,从这时候开始,豪威的发展变得极其迅猛。

在2000年,豪威更是上市纳斯达克,有了更多投资和更充足的研发空间。

后来,有很多手机、PC/笔记本,乃至汽车摄像头,都会使用豪威的CMOS传感器。

连豪威自己,都在财报中毫不掩饰地夸赞自家CIS。

“推动智能手机传感器”,“主导不断增长的PC市场”,主打的就是一手骄傲。

但你还别说,人家确实有骄傲的资本。

从2009年的全球CMOS市场份额报告中,就能看到。

豪威的市场份额有25%,一度遥遥领先索尼三星。

虽然咱们总说“好汉不提当年勇”。

但不得不承认,CIS领域的第一步,确实是豪威走得更快。

不过,公司既然上市了,多少会受到资本的影响。

在2016年,豪威就被中国财团收购了,成立了北京豪威公司。

再到后来的2019年,又被中国韦尔股份以130亿元接盘。

公司的所有权才算是稳定了下来。

资本的事儿定下来了,也该聊聊技术上的东西了。

机友们估计也很好奇。

既然在CIS领域有先发技术优势,市场份额又那么高。

为什么后面,反而被索尼反超了呢?

这和咱们熟悉的苹果,有一丝一缕的关系。

豪威在2011年以前,都在为iPhone提供图像传感器。

以iPhone那恐怖的出货量,能做苹果的供应商,简直不要太爽。

也因此,豪威的CMOS,一直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。

但是嚯,转折来得也很快。

从iPhone4S开始,苹果的摄像头传感器,不再是豪威独家供应。

而是在重要的后摄模组上,换上了索尼的CMOS。

只有前置摄像头,继续由豪威提供。

虽说,苹果一直以来的传统,是多供应链发展。

但当时的情况,倒没有想象中的复杂。

最大的原因是,是豪威的产能,没法支撑iPhone那么庞大的出货量。

为啥呢?

豪威的模式是酱紫的,它只负责设计和研发,像生产测试那些流水线环节,都是外包出去的。

中间环节多了,不可控的因素也就多了。

想提高产能,难上加难。

所以后来都有断断续续的传闻,说是豪威要被苹果抛弃了。

导致豪威的股价,一夜间跌了很多。

后来索尼CIS的加入,更是实锤了这个传闻...

当然,豪威对苹果的供货占比。

只是少了,而不是没了。

在前几年的iPhoneSE上,咱们还能看到,前置CMOS是豪威供应的。

但像是后置主摄和副摄,这些重要的CMOS部件,早就是索尼占了大头。

这事儿也没啥办法...

苹果当然也知道,豪威的技术更先进。

但你的产能,跟不上我的出货量。

总不能等你交完订单,我才发售新机叭...

而产能这块,索尼一条龙的生产模式,完全跟得上iPhone的出货节奏。

产能高,开发周期短,再加上索尼的技术越来越精进。

后来iPhone的旗舰款,干脆前后摄,都换成了索尼的CMOS。

国产CMOS越来越好了

但这也不意味着,豪威的技术就不行。

相反,在这几年来,豪威的CMOS布局还很清晰的,低中端都有产品覆盖,就等着厂商们来挑。

正好这几年,国产手机厂商们都在尝试,各个零部件的国产化。

现在感知最强的,无疑是国产屏幕,在手机上的大规模普及。

而在影像传感器这一块,豪威的OV48C,几年前就被小米10至尊纪念版当主摄来用。

你想嘛,要是自己技术不行,那机会来了都把握不住啊。

总的来说嘛,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还在,而豪威的图像传感器,也会被更多旗舰机用在主摄上。

机哥也希望,咱们国产手机CMOS能越来越好。

图片来自网络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分享

邀请

下一篇:暂无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金水信息社  

© 2015-2020 Powered by 金水信息社 X1.0

微信扫描